察颜观色的成语故事


察颜观色

拼音chá yán guān sè

基本解释观察别人的脸色,以揣摩其心意。

出处清 唐甄《潜书 食难》:“吾老矣,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,察颜观色,以求无拂于人,吾不能也。”


察颜观色的典故

春秋末年孔子的学生子张提倡士人要勤勉从公,尊重贤人又容忍大众。孔子曾多次给他讲通达与闻达的区别。孔子认为通达是品质正直,讲道理,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,观察别人的脸色,从心里心甘情愿地对别人退让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察颜观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祸乱滔天 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祸乱滔天,奸逆仍起,至乃幽废重宫,宗庙纪绝。”
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3回:“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沤沫槿艳 《太平广记》第351卷:“某非猎食者,哀君情切,因来奉救。沤沫槿艳,不必多怀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反面无情 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