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事代谢的成语故事


人事代谢

拼音rén shì dài xiè

基本解释代谢:更迭,交替。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。

出处唐·孟浩然《与诸子登岘山》诗:“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”


人事代谢的典故

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襄阳鹿门山,40岁到长安考进士未遂,只好再度过隐居生活。他渴求一官半职而不能如愿,心中有怀才不遇之感在《与诸子登岘山》诗中体现:“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人事代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,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
高步阔视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冷秋江》:“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阔视,持大扇击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东》,于于然来。群鬼尽散。”
喜新厌旧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,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目不忍见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
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语不惊人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;节哀,顺变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