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止大方的成语故事

拼音jǔ zhǐ dà fāng
基本解释举动不俗气,不做作。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,堂堂正正。
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一回:“若是正经的女子,见了人一样,不见人也是一样,举止大方,不轻言笑的,那怕他在街上走路,又碍甚幺呢?”
暂未找到成语举止大方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举止大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名士风流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方术传论》:“汉世之所谓名士者,其风流可知矣。” |
体恤入微 |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 |
取长补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 |
惜指失掌 |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 |
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 |
兵无常势 | 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 |
挖空心思 |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 |
表里如一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 |
自命不凡 |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