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还合浦的成语故事


珠还合浦

拼音zhū huán hé pǔ

基本解释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
出处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》:“殊不知珠还合浦,乃后汉孟尝,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。”


珠还合浦的典故

我国广西合浦县,东汉时设置为合浦郡,和交趾郡比邻而居。合浦土质不好,一般的农作物都不能在那里生长,粮食产量极低。但是由于合浦地邻海岸,海滨生长着很多优质的珍珠贝母。当地百姓定期到海中捕贝取珠,然后积攒出卖,并以此为生。由于合浦郡的珍珠个儿大色白,晶莹剔透,所以交趾郡的商贩常来收购,有许多商人运来大批的粮食和布匹,直接交换珍珠,因此合浦的百姓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。合浦珍珠的名气也越传越大,人们交口赞誉,把它称为“合浦珠”。

后来,合浦郡的太守起了贪心,想借合浦珠捞一笔横财。他专门派了一大批人去海滨不分日夜地大量捕捞珠贝。合浦郡的百姓见太守这样干,也纷纷效仿。结果,海里的珠贝几乎被采尽捕绝,剩下的珠贝都迁移到交趾郡的海域去了。这一下合浦郡的百姓可苦了,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珠贝,也就断绝了生活的来源,一下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。

朝廷知道这件事情后,就派孟尝去作合浦的太守,治理此地。(孟尝,字伯周,东汉时会稽上虞人。)孟尝到任后,很快就查明了合浦珠贝迁走的原因,于是着手治理。孟尝采取的办法就是恢复珠贝的良好生活环境。他制定法令,严禁不法捕捞行为,规定了捕捞的时间,以及捕捞珠贝的大小。很快,珠贝的生存环境就变好了,渐渐大批珠贝又迁回了老家,并且大量繁殖。不到一年时间,合浦郡的珍珠产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。老百姓采珠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,有些转行了的也都恢复本行,市场活跃起来,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来。他们欢天喜地,把太守奉为神明,纷纷到太守衙门门前磕头拜谢,认为是他感动了上天,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珠还合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催人泪下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,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……”
任人唯亲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,实行‘任人唯亲’,拉拢私党,组织小派别。”
嘘寒问暖 冰心《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》:“孩子们安静听话,太太笑脸相迎,嘘寒问暖。”
翩翩起舞 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香草美人 汉·王逸《离骚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、香草、以配忠贞,……灵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将寡兵微 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然刘备将寡兵微,我则彼立刘朝,复兴汉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
光前启后 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
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