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国功臣的成语故事


开国功臣

拼音kāi guó gōng chén

基本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。

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回:“他见单雄信好客,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,因此借寓东岳庙中,图与交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开国功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开国功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多才多艺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
起兵动众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华敷传》:“不可以兴土功,不可以会诸侯,不可以起兵动众,举大事,必有大殃。”
苦思冥想 巴金《创作回忆录 关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写得快,说我‘粗制滥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
平淡无奇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,说得也平淡无奇。”
一干二净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
铺天盖地 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遮天盖地。’”
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理直气壮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便提我到阎罗殿前,我也理直气壮,不怕甚的。”
通今达古 胡蕴玉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述学派之流别,论政治之得失,纵有通今达古之才,而无瑰玮奇丽之笔,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