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车之辙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覆车:翻车;辙:车辙。翻车的辙迹。比喻失败的教训。
出处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李专美传》:“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,以赏无赖之军,徒困蒸民,存亡未可知也。”
例子明·陆贽《翰苑集》第15卷:“愿陛下惟事无大小,皆以覆车之辙为戒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ù chē zhī zhé
注音ㄈㄨˋ ㄔㄜ ㄓ ㄓㄜˊ
繁体覆車之轍
感情覆车之辙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失败的教训。
近义词覆车之鉴、覆车之轨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鹤立鸡群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躲躲闪闪 | 躲避闪开,以免遇到某些情况。亦形容遮遮盖盖,支支吾吾,不坦率,不直爽。 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 |
户限为穿 |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漏洞百出 |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现次数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说话、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