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贪为宝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、崇高,也表示廉洁奉公。
出处《左传 襄公十五年》,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。
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从吾所好,岂曰富而可求;有命存焉,当以不贪为宝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ù tān wéi bǎo
注音ㄅㄨˋ ㄊㄢ ㄨㄟˊ ㄅㄠˇ
繁体不貪為寳
感情不贪为宝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廉洁。
近义词廉洁奉公
反义词贪污腐化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回心转意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己溺己饥(意思解释)
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小巫见大巫(意思解释)
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骨肉分离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训练有素 | 平时一直有训练。素:平时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