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谋同辞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。
出处《后汉书 祭祀志上》:“群下百僚,不谋同辞。”
例子[武王]与八百诸侯威同此盟,《尚书》所谓不谋同辞也,故曰孟津,亦曰盟津。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五》
基础信息
拼音bù móu tóng cí
注音ㄅㄨˋ ㄇㄡˊ ㄊㄨㄥˊ ㄘˊ
繁体不謀同辭
感情不谋同辞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观点相同。
近义词异口同声
反义词各抒己见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小人得志(意思解释)
- 一门心思(意思解释)
- 初出茅庐(意思解释)
- 莫衷一是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反求诸己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外圆内方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入吾彀中 | 彀:张满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围,比喻牢笼,圈套。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。比喻就范。 |
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罗掘一空 | 罗:用网捕鸟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。用尽一切办法,搜括财物殚尽。 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算无遗策 | 算:计划;遗策:失算。形容策划精密准确,从来没有失算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命与仇谋 | 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