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多闻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博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,指见多识广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夜》之篇,《五典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ó wù duō wén
注音ㄅㄛˊ ㄨˋ ㄉㄨㄛ ㄨㄣˊ
繁体博物多聞
感情博物多闻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见多识广。
近义词见多识广、博物洽闻
反义词孤陋寡闻
英语knowledgeable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释)
- 喜笑颜开(意思解释)
- 任人唯亲(意思解释)
- 火树银花(意思解释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释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杜绝言路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释)
- 肝胆过人(意思解释)
- 蹑手蹑脚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高耸入云 | 耸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入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 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| 指为官声名很坏,任凭人们笑骂,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
因噎废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无所畏惧 |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